千佛网
大藏经目录
注册
|
登陆
|
退出
繁體
搜索词提示
经部
全部
经部
律部
论部
搜索
阿弥陀佛
极乐世界
灭尽三昧
般若
是心是佛
持戒
云何
加载更多
阿弥陀佛
灭尽三昧
般若
是心是佛
持戒
一切法悉是佛法
歇即菩提
自净其意
极乐世界
戒定慧
因果
一异
何者是
云何
《
加载更多
搜索
后退
前进
搜索:
17.5782ms
1
《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论卷上(亦名金刚能断般若)》《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论卷上》《摩诃般若波罗蜜经释论序》《大智度论卷第一》
...
论
/
大乘论
/
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论(无著造)
/
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论卷上(亦名金刚能断般若)
/
《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论卷上(亦名金刚能断般若)》
2
若菩萨摩诃萨欲行少分布施、净戒、安忍、精进、静虑、般若,为诸有情方便善巧,回向无上正等菩提,便得无量无边功德,应学般若波罗蜜多。
...
经
/
大乘般若部
/
大般若波罗蜜多经(第001卷~第010卷)
/
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三
/
《初分学观品第二之一》
3
能如实知如是净戒、安忍、精进、静虑、般若,得大果报,亦复如是。
“复次,舍利子,若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能如实知:如是布施方便善巧能满布施波罗蜜多,如是布施方便善巧能满净戒波罗蜜多,如是布施方便善巧能满安忍波罗蜜多,如是布施方便善巧能满精进波罗蜜多,如是布施方便善巧能满静虑波罗蜜多,如是布施方便善巧能满般若波罗蜜多。
...
经
/
大乘般若部
/
大般若波罗蜜多经(第001卷~第010卷)
/
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三
/
《初分学观品第二之一》
4
时,舍利子白佛言:“世尊,云何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能如实知如是布施、净戒、安忍、精进、静虑、般若,由方便善巧故,能满布施、净戒、安忍、精进、静虑、般若波罗蜜多?”
...
经
/
大乘般若部
/
大般若波罗蜜多经(第001卷~第010卷)
/
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三
/
《初分学观品第二之一》
5
若菩萨摩诃萨以无所得而为方便,修行净戒波罗蜜多,了达一切犯、无犯相皆不可得,如是净戒方便善巧,能满净戒、安忍、精进、静虑、般若、布施波罗蜜多。
...
经
/
大乘般若部
/
大般若波罗蜜多经(第001卷~第010卷)
/
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三
/
《初分学观品第二之一》
6
若菩萨摩诃萨以无所得而为方便,修行安忍波罗蜜多,了达一切动、不动相皆不可得,如是安忍方便善巧,能满安忍、精进、静虑、般若、布施、净戒波罗蜜多。
...
经
/
大乘般若部
/
大般若波罗蜜多经(第001卷~第010卷)
/
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三
/
《初分学观品第二之一》
7
若菩萨摩诃萨以无所得而为方便,修行精进波罗蜜多,了达一切身心勤、怠皆不可得,如是精进方便善巧,能满精进、静虑、般若、布施、净戒、安忍波罗蜜多。
...
经
/
大乘般若部
/
大般若波罗蜜多经(第001卷~第010卷)
/
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三
/
《初分学观品第二之一》
8
若菩萨摩诃萨以无所得而为方便,修行静虑波罗蜜多,了达一切有味、无味皆不可得,如是静虑方便善巧,能满静虑、般若、布施、净戒、安忍、精进波罗蜜多。
...
经
/
大乘般若部
/
大般若波罗蜜多经(第001卷~第010卷)
/
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三
/
《初分学观品第二之一》
9
若菩萨摩诃萨以无所得而为方便,修行般若波罗蜜多,了达诸法若性、若相皆不可得,如是般若方便善巧,能满般若、布施、净戒、安忍、精进、静虑波罗蜜多。
...
经
/
大乘般若部
/
大般若波罗蜜多经(第001卷~第010卷)
/
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三
/
《初分学观品第二之一》
10
佛告具寿舍利子言:“舍利子,诸菩萨摩诃萨从初发心修行布施、净戒、安忍、精进、静虑、般若、方便善巧、妙愿、力、智波罗蜜多,住空、无相、无愿之法,即能超过一切声闻、独觉等地,能得菩萨不退转地,能净无上佛菩提道. ”
...
经
/
大乘般若部
/
大般若波罗蜜多经(第001卷~第010卷)
/
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四
/
《初分学观品第二之二》
11
佛告具寿舍利子言:“舍利子,诸菩萨摩诃萨从初发心修行布施、净戒、安忍、精进、静虑、般若、方便善巧、妙愿、力、智波罗蜜多,住空、无相、无愿之法,乃至安坐妙菩提座,常与一切声闻、独觉作真福田。
...
经
/
大乘般若部
/
大般若波罗蜜多经(第001卷~第010卷)
/
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四
/
《初分学观品第二之二》
12
所以者何?舍利子,诸菩萨摩诃萨为大施主,施诸有情无量善法!谓施有情十善业道、五近事戒、八近住戒、四静虑、四无量、四无色定、施戒修性、三福业事,又施有情四念住、四正断、四神足、五根、五力、七等觉支、八圣道支、空无相无愿解脱门、苦集灭道圣谛,又施有情布施、净戒、安忍、精进、静虑、般若、方便善巧、妙愿、力、智波罗蜜多,又施有情内空、外空、内外空、空空、大空、胜义空、有为空、无为空、毕竟空、无际空、散空、无变异空、本性空、自相空、共相空、一切法空、不可得空、无性空、自性空、无性自性空,又施有情一切法真如、法界、法性、不虚妄性、不变异性、平等性、离生性、法定、法住、实际、虚空界、不思议界,又施有情八解脱、八胜处、九次第定、十遍处,又施有情陀罗尼门、三摩地门、菩萨十地,又施有情五眼、六神通,又施有情如来十力、四无所畏、四无碍解、大慈、大悲、大喜、大舍、十八佛不共法,又施有情无忘失法、恒住舍性,又施有情一切智、道相智、一切相智,又施有情布施、爱语、利行、同事,成熟有情、严净佛土方便善巧,又施有情预流、一来、不还、阿罗汉果、独觉菩提,又施有情一切菩萨摩诃萨行、诸佛无上正等菩提。
...
经
/
大乘般若部
/
大般若波罗蜜多经(第001卷~第010卷)
/
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四
/
《初分学观品第二之二》
13
“如是,舍利子,诸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,安住六种波罗蜜多,严净一切智、一切相智道,由毕竟空无去来故,无布施、无悭贪,唯假施设故;无净戒、无犯戒,唯假施设故;无安忍、无忿恚,唯假施设故;无精进、无懈怠,唯假施设故;无静虑、无散乱,唯假施设故;无般若、无愚痴,唯假施设故。
...
经
/
大乘般若部
/
大般若波罗蜜多经(第001卷~第010卷)
/
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九
/
《初分转生品第四之三》
14
是菩萨摩诃萨不著趣入、不著不趣入,不著已度、不著非已度,不著布施、不著悭贪,不著净戒、不著犯戒,不著安忍、不著忿恚,不著精进、不著懈怠,不著静虑、不著散乱,不著般若、不著愚痴。
...
经
/
大乘般若部
/
大般若波罗蜜多经(第001卷~第010卷)
/
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九
/
《初分转生品第四之三》
15
“世尊,修行般若波罗蜜多诸菩萨摩诃萨,最尊最胜、最上最妙、具大势力,能修行无等等般若,能圆满无等等般若,能具足无等等般若波罗蜜多;能得无等等自体,所谓无边殊胜相好妙庄严身;能证无等等妙法,所谓无上正等菩提。
...
经
/
大乘般若部
/
大般若波罗蜜多经(第001卷~第010卷)
/
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十
/
《初分赞胜德品第五》
16
善现,是菩萨摩诃萨于名、法假如实觉已,不著色,不著受、想、行、识;不著眼处,不著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处;不著色处,不著声、香、味、触、法处;不著眼界,不著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界;不著色界,不著声、香、味、触、法界;不著眼识界,不著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识界;不著眼触,不著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触;不著眼触为缘所生诸受若乐、若苦、若不苦不乐,不著耳、鼻、舌、身意触为缘所生诸受若乐、若苦、若不苦不乐;不著地界,不著水、火、风、空、识界;不著因缘,不著等无间缘、所缘缘、增上缘及从缘所生法;不著无明,不著行、识、名色、六处、触、受、爱、取、有、生、老死愁叹苦忧恼;不著有为界,不著无为界;不著有漏界,不著无漏界;不著布施波罗蜜多,不著净戒、安忍、精进、静虑、般若、方便善巧、妙愿、力、智波罗蜜多;不著内空,不著外空、内外空、空空、大空、胜义空、有为空、无为空、毕竟空、无际空、散空、无变异空、本性空、自相空、共相空、一切法空、不可得空、无性空、自性空、无性自性空;不著真如,不著法界、法性、不虚妄性、不变异性、平等性、离生性、法定、法住、实际、虚空界、不思议界;不著四念住,不著四正断、四神足、五根、五力、七等觉支、八圣道支;不著苦圣谛,不著集、灭、道圣谛;不著四静虑,不著四无量、四无色定;不著八解脱,不著八胜处、九次第定、十遍处;不著空解脱门,不著无相、无愿解脱门;不著陀罗尼门,不著三摩地门;不著极喜地,不著离垢地、发光地、焰慧地、极难胜地、现前地、远行地、不动地、善慧地、法云地;不著五眼,不著六神通;不著佛十力,不著四无所畏、四无碍解、十八佛不共法;不著大慈,不著大悲、大喜、大舍;不著三十二大士相,不著八十随好;不著无忘失法,不著恒住舍性;不著一切智,不著道相智、一切相智;不著预流果,不著一来、不还、阿罗汉果、独觉菩提;不著一切菩萨摩诃萨行,不著诸佛无上正等菩提;不著我,不著有情、命者、生者、养者、士夫、补特伽罗、意生、儒童、作者、受者、起者、知者、见者;不著异生,不著圣者,不著菩萨,不著如来;不著名,不著相;不著严净佛土,不著成熟有情,不著方便善巧。
...
经
/
大乘般若部
/
大般若波罗蜜多经(第011卷~第020卷)
/
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十三
/
《初分教诫教授品第七之三》
17
“如是,善现,诸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,于一切法无所著故,便能增益布施、净戒、安忍、精进、静虑、般若、方便善巧、妙愿、力、智波罗蜜多,亦能安住内空、外空、内外空、空空、大空、胜义空、有为空、无为空、毕竟空、无际空、散空、无变异空、本性空、自相空、共相空、一切法空、不可得空、无性空、自性空、无性自性空,亦能安住真如、法界、法性、不虚妄性、不变异性、平等性、离生性、法定、法住、实际、虚空界、不思议界,亦能增益四念住、四正断、四神足、五根、五力、七等觉支、八圣道支,亦住苦、集、灭、道圣谛,亦能增益四静虑、四无量、四无色定,亦能增益八解脱、八胜处、九次第定、十遍处,亦能增益空、无相、无愿解脱门,亦能趣入菩萨正性离生,亦能安住菩萨不退转地,亦能圆满一切陀罗尼门、三摩地门,亦能圆满极喜地、离垢地、发光地、焰慧地、极难胜地、现前地、远行地、不动地、善慧地、法云地,亦能圆满五眼、六神通,亦能圆满佛十力、四无所畏、四无碍解、十八佛不共法,亦能圆满大慈、大悲、大喜、大舍,亦能圆满三十二大士相、八十随好,亦能圆满无忘失法、恒住舍性,亦能圆满一切智、道相智、一切相智,亦得菩萨最胜神通;具神通已,从一佛国至一佛国,为欲成熟诸有情故,为欲严净自佛土故,为见如来、应、正等觉,及为见已,供养恭敬、尊重赞叹,令诸善根皆得生长;善生长已,随所乐闻,诸佛正法皆得听受;既听受已,乃至安坐妙菩提座,证得无上正等菩提能不忘失,普于一切陀罗尼门、三摩地门皆得自在。
...
经
/
大乘般若部
/
大般若波罗蜜多经(第011卷~第020卷)
/
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十三
/
《初分教诫教授品第七之三》
18
所以者何?是胜军梵志不见所观一切智智,不见能观般若,不见观者及观所依处。是胜军梵志非于内色观一切智智,非于内受、想、行、识观一切智智;非于外色观一切智智,非于外受、想、行、识观一切智智;非于内外色观一切智智,非于内外受、想、行、识观一切智智;亦非离色观一切智智,亦非离受、想、行、识观一切智智。
...
经
/
大乘般若部
/
大般若波罗蜜多经(第031卷~第040卷)
/
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三十七
/
《初分无住品第九之二》
19
“若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,以应一切智智心,大悲为上首,用无所得而为方便,乘般若波罗蜜多,不得般若,不得般若波罗蜜多,不得修慧者,不得愚痴者,不得过去、未来、现在法,不得善、不善、无记法,不得欲界、色界、无色界法,不得学、无学、非学非无学法,不得见所断、修所断、非所断法,不得世间、出世间法,不得色、无色法,不得有见、无见法,不得有对、无对法,不得有漏、无漏法,不得有为、无为法,不得所遮法。
...
经
/
大乘般若部
/
大般若波罗蜜多经(第041卷~第050卷)
/
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四十九
/
《初分摩诃萨品第十三之三》
20
“善现,如巧幻师或彼弟子,于四衢道在大众前,幻作种种诸有情类,而彼巧幻自现安住无戏论慧,亦劝所幻令其修习如是般若。
...
经
/
大乘般若部
/
大般若波罗蜜多经(第041卷~第050卷)
/
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四十九
/
《初分大乘铠品第十四之一》
21
善现答言:“若菩萨摩诃萨虽修般若而有所依,谓作是念:‘我为饶益一切有情而修般若,我随佛教于胜般若能正修行,我能悔除自所作恶,我见他恶终不讥凌,我能随喜他所修福,我能请佛转妙法轮,我随所闻能正决择,我行般若波罗蜜多。
...
经
/
大乘般若部
/
大般若波罗蜜多经(第071卷~第080卷)
/
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七十五
/
《初分净道品第二十一之一》
下一页
无明业障所在,疏漏难免
无上甚深微妙法,百千万劫难遭遇,我今见闻得受持,愿解如来真实义 。
众生无边誓愿度,烦恼无尽誓愿断,法门无量誓愿学,佛道无上誓愿成。
愿以此功德,回向十方三世一切众生,愿众生智慧如海,皆发菩提心,同成佛道。
佛音传播工作室
-
赞助我们
©2023/1/7 -- 原“搜佛说”国际站:千佛网
搜索说明
|
返回顶部